一、2018安徽高考作文制度?
制度如下: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提高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提高等级”不给分。
⑤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提高等级分”一分不给。
⑥不足400字的,只能评四等,但“提高等级分”一分不给。
二、怎样看待2018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怎样才能不偏题2015-10-08 | 阅:转:|分享 高考作文: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怎样才能不偏题专家指导:高考材料作文怎样才能不偏题 当下,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之风正盛。据统计,在2011年-2015五年间的全国和各省市85次作文命题中,材料作文就占74次,话题作文4次,命题半命题作文7次。尤其是近两年的全国和各省市作文命题中,除了仅有的一次命题作文外,材料作文已是一统天下。这五年间的全国I卷II卷的作文命题,更无一例外地全是材料作文。 1.只有一句议论的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穆罕默德有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穆罕默德的原话是:“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由于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灵魂的粮食。”这一个比喻。“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灵魂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灵魂追求”。要从呼唤灵魂文明,呼唤人文灵魂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灵魂生活。在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1.何故“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灵魂生活的基础;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灵魂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灵魂生活。 2.有多句议论材料,见解相同的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①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高尔基 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③书是全全球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这三条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意义,勉励大众多读书。你奔着这个目标去写完全不跑题。你从三句话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当作你文章的题目或者中心来写,也完全不会跑题。应该说这种见解一致的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最容易的。 3.有多句议论,见解又不同的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 广西桂北一所中学为了激励学生高考,教室里挂出了霸气的标语: ①“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②“提高一分,干掉千人”③“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提高”④“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看到这些标语之后,你有何感受?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在这四条标语中,①③④积极健壮,昂扬向上,应该肯定的;第②条,“干掉千人”,却是狭隘不健壮的,理应否定。因此,审题时要从全局出发,有肯定,也要有否定。只是肯定,或是否定,都是片面的,都不是最佳的写作角度。如果不认真分析材料,不从全局出发,只是从材料当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做见解来作文,这是不负职责的表现,很可能作文会跑题。 4.有叙述有议论的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路线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样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何物品?”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物品,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务,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索……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 本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鱼以想法和情感,让鱼人格化,需要在把握寓言寓意的基础上立意。 要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盛的智慧长者;(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水中,却不知水是何物品,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的年轻人 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我们可以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材料中的提示语提示我们要把思索的重心放在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物品,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务,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索”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寓言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因此我们还需要回到生活、回到心灵的层面去思索立意。 简而言之,叙述之后的议论文字,概括了叙事中蕴含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从材料中提取的见解。审题时抓住这个见解写文章就不会跑题了。 5.单一叙述性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有人曾说全球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 “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灵魂。老鹰到达塔顶毫无悬念,而蜗牛到达塔顶才令人感叹!因此立意的亮点也就在这里。我们提倡从蜗牛的角度作文。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勉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壮(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深入了解: 1、创业中的蜗牛灵魂(着眼于蜗牛) 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成功源于对生活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6.复杂的叙事材料怎样审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有一片菜园,长势煞是喜人,但每到夏天,经常有麻雀乌鸦等一些害鸟前来偷吃,导致产量大减。农夫忙于其他生计又无暇顾及,因此他常常为此发愁。农夫有一头踏实能干的驴子,它自告奋勇愿意前去看管菜园。 于是,农夫打算让驴子看守菜园,驱赶害鸟。他的妻子却不赞同,但农夫没有理会,仍然决定让驴子看管菜园。 驴子来到菜园后忠于职守,既不偷吃,又不偷懒。只要有鸟飞过来吃菜,它就奔过去把鸟赶跑。秋天到了,农夫的菜园收获却很少。原来,驴子在赶鸟的时候,横冲直撞,把菜都践踏死了。农夫很生气,对驴子又骂又打。农夫的妻子说:“驴子虽然有过失,然而你何故要叫它来看守菜园呢?要知道它本来就不胜任这项职业啊!” 审题: 在全面领悟材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深入了解;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在学生动笔作文前进行写作指导,对作文审题进行了如下的点拨: 1、这是一则寓言型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审题重在对寓言寓意的准确把握。 2、这道试题提供了一则“驴子看菜园”的故事,要求考生必须“全面领悟材料”,立足材料,整合含意,但允许考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并可“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深入了解”。那么,这个故事包括那些侧面(或者说那些角度)呢?一般来说,寓言中有几许角色,就有几许侧面。农夫显然是主要角色,他的妻子也贯穿情节的始终,而闯祸的驴子,也要负上几份职责。因此可以选择这三个角色中的任何一个,接着采取以果溯因法,提炼出作文要表达的见解。 来看农夫 农夫在驴子的主动要求下,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和研究,贸然决定要驴子看管菜园,他全然不去考虑驴子的体大身重,在种满娇嫩菜苗的地里,怎样腾挪辗转,以至酿成严重后果,这是何等的鲁莽武断和用人不当。 确实,驴子有勤勉踏实的优点,但却不适合看菜园的岗位,农夫仅凭对方的一腔热诚和平时的良好印象就拍脑袋决定,这和诸葛亮安排马谡守街亭的历史教训何其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 立意一:领导要知人善任,对人才应该合理使用,只有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人才才能发挥最大的影响。 作为一家之主,农夫在家庭中的地位天然是位高权重,这就好比单位领导,有关单位的重大事宜当然要他们主动决定,但既然牵扯到单位提高的重大利益,是否也应该虚心听取一下成员们的意见?独裁必然导致腐败,专制也必然导致重大失误,民主决策的最大好处也就在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过错。但农妇对妻子的正确意见置若罔闻,固执己见,从而酿成后果。由此,我们又可提炼出: 立意二:在做决定时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部门领导更应该加强民主管理,避免刚愎自用,才能使组织正常健壮的提高。 农夫任用驴子本来就有争议,结局任用期间,整个夏天都过去了,他对驴子的职业情况竟然没有进行任何考察,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最终还是发生了,联系到最近发生的矿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深圳歌舞厅火灾事件等等,显然,“农夫们”的不作为,官僚主义,应该承担主要职责,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立意三:作为领导干部,应该负起领导职责,勤于政事,严格管理,加强监督,防微杜渐。 再看农夫的妻子 农夫的妻子在整个事件中有两次表现,一次是事前曾对丈夫的决定表示反对,一次是在事后对丈夫的批评。应该说这两次他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可以正面得出: 立意四: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 立意五:应勇于和不合理现象做斗争。 农夫的妻子虽能于事前提出合理意见,但不能坚持说服丈夫,且事中没采取任何主动措施及时纠正丈夫的错误行为,在明知驴子不能胜任的情况下,在长达一个夏天的时刻,任由事态提高,直到严重后果出现,才用一切皆在意料之中的智者口吻对丈夫提出批评意见,难道她非等到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时,才能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吗?因此,我们又可以反面得出: 立意六:要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的灵魂。 立意七:看法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最后,来看看驴子 驴子在主人碰到难题时,能主动分忧,勇挑重担,还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这种态度还是要加以肯定。因此可以从正面得出: 立意八:要有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灵魂。 但常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驴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它虽然有勤勉踏实,忠于职守的优点,但并不是适合任何岗位,而驴子却自我膨胀,最终所用非所长,好心办了坏事。由此,我们可以反面得出: 立意九:人贵有自知之明。 立意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经过审题指导,学生明确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要诀,就是“有几许陈述对象(或人物)就有几许立意的角度”。从众多的立意角度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见解作“命题”或者“话题”,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去写作就可以了。 ?
三、2023浙江省高考作文50以上有几许?
202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50分以上的具体人数。这是由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由专业的阅卷老师根据考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而且每年的评分标准和难度都可能不同,因此无法预测或者估算出具体得分人数。如果无论兄弟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和策略,可以咨询相关的教育专家或者考试辅导机构,他们会提供更为详细和专业的指导。
四、浙江省大学录取制度?
录取制度
第十三条 浙江大学按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体育类分类录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执行其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浙江大学录取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制度上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制度上不超过120%。内蒙古自治区按分数优先制度(分数清)进行录取。
第十五条 浙江大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分专业或分大类招生规划数,按投档成绩择优录取,不设专业间分数级差。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制度进行排序录取,无同分排序制度的批次参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普通批次排序制度执行。
第十六条 根据教育部文件灵魂,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分投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规划的招生项目。
第十七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数不足时,浙江大学可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规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规划调剂到其他生源充足的省份完成招生规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招收无志愿考生。
第十八条 对保送生、强基规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规划、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等特殊类招生项目的考生,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浙江大学当年相应各类招生简章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九条 浙江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入学一年内确认主修专业。在本科教学中,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双语或全外文课程一般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应慎重填报志愿。
第二十条 浙江大学在招生录取中不设男女比例限制。
第二十一条 浙江大学对学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职业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录取的考生在入学三个月内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复查,经复查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或违规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三条 为服务和支撑民族海洋提高战略,浙江大学在舟山设立校区,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2个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紫金港校区进修,后两年在舟山校区进修。
第二十四条 我校与有关省级招办协商安排非通用语种、马克思主义学说等专业在提前批次录取,具体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提前批次录取的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及转专业范围仅限于提前批次的相关专业。
第二十五条 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灵魂,主修专业确认到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6个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五、浙江省高考作文杰出范文赏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其中一个。作为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反映出考生的思索逻辑、智慧积累以及对社会热点难题的认知程度。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特意整理了浙江省近年来高考作文的杰出范文,供大家参考进修。
202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赏析
202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被动’这个词”。考生需要从积极的角度阐述”被动”这个词的内涵和价格。杰出范文如下:
范文一:作者从”被动”的积极意义出发,指出”被动”并非消极,而是一种虚心、包容的态度。”被动”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如”听别人说话时保持沉默”、”等待别人的意见”等,阐述了”被动”的好处,让读者感受到”被动”的价格所在。
范文二:作者从”被动”的字面意义出发,指出”被动”并非消极,而是一种积极的情形。”被动”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力,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作者通过分析”被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职业中主动接受上级安排”、”在进修中虚心向他人请教”等,阐述了”被动”的重要性,让读者认识到”被动”的积极意义。
202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赏析
202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失败’这个词”。考生需要从积极的角度阐述”失败”这个词的内涵和价格。杰出范文如下:
范文一:作者从”失败”的积极意义出发,指出”失败”并非消极,而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失败”体现了对自我的认识,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如”科学家的失败实验”、”运动员的失利比赛”等,阐述了”失败”的好处,让读者感受到”失败”的价格所在。
范文二:作者从”失败”的字面意义出发,指出”失败”并非消极,而是一种积极的情形。”失败”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力,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作者通过分析”失败”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职业中主动尝试新事物”、”在进修中勇于接受挑战”等,阐述了”失败”的重要性,让读者认识到”失败”的积极意义。
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范文赏析
